管孔的組合
管孔的組合是指相鄰管孔的連接形式。環孔材的觀察區間在晚材部分,而散孔在全生長輪內。常見的組合有以下四種形式:
(1)單孔:指一個孔完全被其他細胞包圍,每個孔單獨存在,不與其他孔相連,如黃檀、械木等。殼斗科、茶科、金縷梅科、木麻黃科等 等的木材,幾乎都是單管孔。
(2)多管孔:兩個或兩個以上管孔相連,形成徑向排列。除兩端的管孔仍為圓形外,中間部分的管孔為扁平狀,如楓楊、毛白楊、紅楠、黑樺等。
(3)管孔鏈:指一系列相鄰的單個管孔呈放射狀排列,管孔仍保持原有形狀,如冬青、油桐等木材。
(4)管孔叢:指三個以上的管孔不規則組合、聚集,如榆樹、桑木、臭椿等。
孔的數量:
管孔數是指一定面積內管孔的數量。一般孔數只適用于孔分布均勻的散孔材,不適用于環孔材或其他孔分布不均勻的木材。各種散孔材的管孔數量一般分為6級:
(1)甚少:每1mm2內少于5個,如榕樹。
(2)少:每1mm2內有5 ~10個,如黃檀。
(3)略少:每1mm2內有10 ~30個,如核桃。
(4)略多:每1mm2內有30~60個,如穗子榆。
(5)多:每1mm2內有60~120個,如樺木、擬赤楊。
(6)甚多:每1mm2內多于120個,如黃楊木。
管孔的內含物
管孔的內容是指存在于管孔中的填充物、膠質和一些無定形沉積物。這些物質的形成是因為導管內壓力降低,相鄰的木射線和軸向薄壁組織的原生質在孔膜的包裹下,通過管壁上的孔洞擠入導管腔內。
(1)侵填體:在一些闊葉材的心材導管中,經常從縱剖面上出現一種泡沫狀的填充物,稱為侵填體。在光照條件較好的情況下,早期木管孔內的侵填體常呈現閃亮的光澤,如刺槐、山槐、麻棟、黃連木、標樹和石梓等樹種
侵填體的存在與否在木材識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麻棟和栓皮棟在宏觀特征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麻棟心材有發達的侵填體,而栓皮棟心材往往缺乏或偶有少量侵填體。這個特征可以用來區分這兩種木材。
侵填體在木材利用上也有一定的意義。比如過去制作木桶和水桶用的是有侵填體的麻棟(歐洲叫橡木酒桶),而不是沒有侵填體的栓皮棟。由于侵填體較多的木材被侵入,管孔被堵塞,降低了氣體和液體在木材中的滲透性??梢钥闯?,具有侵填體的木材是難以進行浸漬處理的,但其耐久性比沒有填充物的木材有顯著提高。
(2)樹膠及其他沉積物:某些闊葉木管中有樹膠、礦物質或其他沉積物。它們不如填充物有光澤,呈現無定形的棕色或紅棕色團塊,如黃波羅、楝木等。白堊質沉積物通常在柚木的導管中發現,而白色礦物則在大葉合歡的導管中發現。這些物質在木材加工過程中容易磨損工具,但提高了木材的天然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