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表是指木質部的表面,即樹皮被剝去后的原木表面。是因為樹木的木質部分和射線在生長過程中受到樹皮細胞不平衡的壓力,表現出一些稍有規律的特征。實踐表明,材表上所表現的各種形態都具有特征意義,對識別原木樹種有一定的作用和價值。對于硬木來說,遠比軟木重要。南方各省對材表的特點研究較早,經驗較多,可分為三類,每類表現不同。
平滑
(1)光滑度:許多樹種的木材原材表面肉眼看是光滑或接近光滑的,沒有任何明顯的凹凸形態,如杉木、冷杉和云杉等多數針葉材和闊葉材中的堅樺、核桃木和榆木等。
(2)波紋(波紋痕):木材表面全部或部分顯露出水平的波狀排列,這是由木射線或縱向細胞組織的重疊造成的。常見于柿樹、黃檀、木棉、花桐木、機木等。
(a) (b) (c)
(a)漣紋 (b)細紗紋 (c)網孔 (d)銳棱 (e)圓棱 (f)刺凸
突起
突起是指在材表上看到的各種形式的突出部分。有以下五種常見類型的突起。
(1)條紋:又稱薄邊。木材表面出現深淺不一或粗細不一、略細于棉線的縱向條紋,這是由木射線有規律的排列造成的。見于南嶺榜、格氏樗、苦楮和錐栗等。
(2)銳棱:在材表上所見到的中央拱起的薄片狀突起,如青岡棟、楓楊和黃花柳 等。
(3)細紗紋:又稱燈紗紋。在材表上所見到的短小而密集或比較密集分布的細棱。由于其長度和分布均勻,肉眼看其形狀略似紗網或蒸汽燈罩。具有此類特征的樹種很多,這類特征的樹種較多,常見于桑木、棟木、榆木、楝木、械木、樸木、八角楓、吳茱萸、小花香槐等。
(4)圓棱:也叫邊條。料臺上看到的粗拱形或半圓形突起,有的很粗,有的很細。如青埶楊、華山松、金錢械、硬械木、白葉安息香、楓楊和黃花柳等。
(5)刺凸:木單上看到的尖尖的尖刺或疣狀尖刺或瘤樣突起。有這樣特點的樹種很多,但形態也不一樣。有很多小尖刺,比如白牛,也有一些大尖刺或者突起,比如楸樹,皂莢。
下陷
沉陷是指各種不同大小、長度、形狀等的槽形溝狀空隙。出現在木材表面,是在樹干生長過程中,樹皮硬細胞的壓力和樹皮對木射線的擠壓造成的。
(1)凹槽:材料清單上看到的不同長度的紡錘形凹槽或棱柱形凹陷。從槽的大小來看,大槽常見于青岡木材,小槽見于泡桐和胡桃木。根據槽底的形態,可區分為:青岡木尖底槽,石洞木有平底槽。
(2)網狀:又稱網紋。這是一種在木材表面發現的短紡錘形凹陷。因為排列比較均勻整齊,所以形成了類似輕彈力的垂直菱形網格。典型的樹種為銀樺,還有山龍眼、密花樹、懸鈴木等。